电话: |
010-62190870 |
|
010-62190871 |
|
010-62144633 |
|
13910299306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中华寿桃——中华寿桃果实于10月下旬成熟,从盛花期至果实成熟期约190天。平均单果重277克,果实近圆形,果顶凹陷,缝合线明显,两半部对称。套袋果,底色乳黄,果面70%以上覆鲜红色,果皮光洁极少茸毛;果肉乳白色,硬溶质,脆嫩,近核处有放射状红色,粘核;果核椭圆形,较小;肉硬度6.2公斤/cm左右,可溶性固形物18%,含糖14.6%,含酸0.09%,糖酸比162:1,品质极佳。自花结实率41.3%;无袋子栽培采收前裂果较严重,套袋栽培采收前无裂果现象。适时采收可在常温下存放20余天,耐贮运。
中华寿桃结果早,丰产性强。在坡地、丘陵地行株距为3—4米3米,良好的管理条件下,2—4年生树平均株产分别为15.5、 23.2、30.8公斤,667平米产量分别为852.5—1147公斤 、1276—1716公斤、1694—2279.2公斤。树体较耐旱耐瘠薄,在年降水量750mm和蒸发量1500mm条件下,每年宜灌水2 次,以保证其正常生长与结果。怕涝,桃园积水或排涝不良,易发生死树:该品种对桃树的细菌性穿孔病的抗性较弱,要注意防治。
1、 生物学特征:中华寿桃为北方桃树品种群,生长势强,树姿直立,骨干枝延长枝平均长度为1米左右,一般发生2—3次副梢;主枝基角小于30摄氏度,2年生植株的树高与树冠均约2米,1年生枝越冬时为全面红褐色,粗壮节间短,节间平均长度为1.63厘米。花芽分期集中在7—9月;复花芽主要分布于中、长果枝的中部,基部与上部很少:单花芽主要分布在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上:全部的复花芽约占48%,单花芽约占52%,叶片近卵圆披针形,长宽为1640.5厘米,叶尖渐尖,叶柄长度约0.8厘米叶片较厚,浓绿色,叶脉黄绿色,叶片在枝梢基部小,在中部大,在顶部又变小,6月上旬枝叶梢基部小叶会出现生早期落叶现象。
2、砧木和栽植密度:砧木可用山桃或毛桃,北方地区以山桃为砧木较好,山桃根系发达,耐旱、耐寒但不耐涝,不耐盐碱,应予以注意,建园时的行株距,坡地丘陵地以4米3米为宜,平原地以5米4米为宜,667 平米分别栽植55株及33株。
3、水肥管理:为了保证中华寿桃持续优质丰产,在建园2—3年内应争取完成深翻熟化土壤80厘米厚度。每年秋末应株施优质有机肥100公斤左右,加含氮、磷、钾均为10%的三元复合肥0.5—1.0公斤为基肥。花芽萌动期(3月中旬)和果实缓慢生长前期(6—7月)分别株施46%尿素0.3—0.5公斤和三元复合肥0.5—1.0公斤,两次追肥时宜进行适量灌水,雨季注意排水,中华寿桃果实大,采收极晚,为防树体后劲不足,可根据树体生长和果实育情况,结合病虫防治混喷含磷24%、钾27%的磷酸二氢钾333倍液(以药液当水的倍数)或46%尿素333倍液。
4、整形修剪:该品种宜采用主干高度30厘米左右,3个主枝开张角度为40度—50度的自然开心形。生长期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,7月中旬左右,9月中旬进行3次摘心,培养充实、健壮。
5、疏果与套袋:疏果工作宜于5月中旬和6月中旬分两次进行,第1次留果实20%—30%,第二次完成定果,疏果过早,大小果分离不明显,易误疏:疏果过晚,消耗营养多,不利于增大果个和形成花芽。一般长果枝与徒长性果枝留果2—3个,保持果距15—20厘米,中果枝留果12个(2个留在枝的两侧),短果枝留单果,花束状果枝不留单果,叶果比约为50:1。疏果完成后,应立即选用防水、避光的双层纸袋套袋。采收前15天,1次除袋。则采收时果实不裂果,果皮光洁,果面70%以上着鲜红色,色泽艳丽。
|
|
|
|